技术文章
在材料科学、涂层技术、生物医学和微电子等领域,薄膜材料的表面性能往往直接决定了其最终应用效果。其中,表面的润湿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,而水接触角测试则是量化这一性能最直观、zui 常用的“度量衡"。对于薄膜材料,测量其水接触角是评估其表面能、洁净度、均匀性及功能化效果的首要步骤。接触角测量仪已不仅能测量静态接触角,更能通过动态分析提供更丰富的表面信息。
一、测试方法:
1、静态接触角测量
方法:使用微量注射器在薄膜表面沉积一滴超纯水(通常为1-5微升),通过高速相机捕捉图像,再运用软件(如Young-Laplace拟合法或切线法)计算接触角。
应用:最基础的表征,用于快速判断薄膜的整体亲疏水性质。
2、动态接触角测量:前进角与后退角
方法:
前进角:在静止的液滴中继续注入液体,使液滴前沿向前推进时测量的接触角。
后退角:从静止的液滴中抽回液体,使液滴后沿回缩时测量的接触角。
重要性:前进角与后退角的差值称为接触角滞后。滞后值反映了表面的化学均一性和微观粗糙度。滞后小的表面更均匀、光滑,液滴易于滚动;滞后大的表面则可能存在缺陷或化学异质性,导致液滴“钉扎"效应。
3、滚动角测量
方法:将薄膜样品倾斜,测量液滴刚好开始滚动时的临界角度。
应用:对于超疏水薄膜,滚动角是比静态接触角更实用的性能指标,滚动角越小,表面自清洁能力越强。
二、水接触角测试在薄膜材料研究中的关键作用:
1、表面改性效果评估:薄膜经常经过等离子体处理、紫外臭氧处理、化学涂层等改性以改变其润湿性。接触角测试是衡量这些处理效果最直接的证据。例如,经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,高分子薄膜的接触角会显著降低,表明亲水性增强。
2、表面清洁度与均匀性检验:污染物(如油脂、有机物)通常会显著增大接触角。通过测量薄膜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角,可以评估其清洁程度和镀膜/涂覆工艺的均匀性。若各点测量值差异大,则提示工艺不稳定或表面存在污染。
3、功能化薄膜的性能表征:
超疏水薄膜(如自清洁玻璃涂层、防冰涂层):目标是实现高静态接触角(>150°)和低滚动角(<10°)。接触角测试是验证其是否达标的核心手段。
超亲水薄膜(如防雾镜片涂层、光催化自清洁薄膜):目标是接触角接近0°,使水wan全铺展成水膜,避免光线散射。
生物医学薄膜(如药物载体、植入体涂层):表面的亲疏水性直接影响蛋白质吸附、细胞粘附等生物行为,是评估其生物相容性的关键参数。
4、表面能计算:通过测量薄膜对多种不同极性液体(如水、二dian甲烷、甲酰胺)的接触角,可以利用Owens-Wendt、Wu等数学模型估算出薄膜的表面能及其极性和色散分量,为材料设计和粘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。
接触角测试作为一种高效、直观的表征技术,在薄膜材料的研发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扮演着不可或替代的角色。它如同一扇窗口,通过一滴水的形状,将薄膜表面的微观物理化学信息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。
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
广东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精密仪器
https://www.wensh.net
微信公众号